進入下半年,證券公司已經發布了下半年香港股市走勢的戰略分析。面對上半年香港股市的整體壓力,港股即時串流報價機構如何預測下半年的走勢?
中國經濟在全球廚房(庫存)周期、政策效應和服務業的支撐下,分散投資有望在2023年第三季度逐步進入被動去庫存周期。但如果沒有房地產的積極支撐,新一輪PPI和庫存周期的上行速度會比過去更加溫和。
在流動資金方面,聯邦基金利率將會長期維持在高位,但美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將會擺脫因政策利率高峰而出現的下行趨勢,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逐步下降,從而紓緩港股估值及流動資金緊張的情況。香港股市的收益預期已經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溫和複蘇,中國央行下調了利率,以啟動新一輪穩定增長的政策。中國的庫存周期正逐漸轉向被動去庫存,並有機會在未來進行修正。
“我們預計2023年下半年恒生指數波動在16600點至21700點之間,對應預測PE的8.3倍和10.5倍。恒生指數今年年底的目標價為20600點,相當於預測市盈率的10.1倍。"
顏招駿認為,盡管港股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增速換檔、更高的美元市場利率及國際貿易關系更加緊張的背景下難以通過獲得較高估值,但港股可實現由盈利能力驅動的行情,恒生綜合指數下半年行情為先低後高。
在戰略方面,专家建議,第一價值,第二周期,繼續持有防禦性行業,如能源和電信,順周期行業,如消費,工業,科技,金融(保險)和醫療保健預計將在第三季度後更具彈性。對房地產的謹慎看法。
川財證券指出,今年上半年,受多種因素影響,港股市場承壓,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雙雙下跌。相比a股,港股市場受海外因素的擾動更大。具體來看,一是美聯儲年內加息路徑尚不明朗,下半年加息兩次的可能性加大,海外流動性收緊擾動港股;二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複蘇前景尚不明朗。
今年上半年,隨著俄烏沖突和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影響逐漸消退,全球經濟緩慢複蘇,但經濟增長相對疲弱。由於市場對美國經濟數據弱於預期以及歐洲出現“技術性衰退”的擔憂加劇,人們預計香港股市將陷入衰退,因此香港股市仍面臨壓力。
川財證券指出,下半年港股將保持彈性,有望企穩反彈。第一,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趨勢是明確的,國內宏觀經濟複蘇基本支撐了港股市場。二是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海外流動性壓力有所緩解,外部擾動因素逐漸消退。三是互聯互通制度不斷優化,港股市場流動性不斷提高,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
從行業分析來看,川財證券建議關注兩個重要方面,一是中國科技互聯網金融行業,包括一個具有業績支撐的龍頭企業。二是“中特估”,主要是貼合國家經濟政策不斷發展研究方向的以及分紅率高的低估值央國企。
國信證券研究小組指出,樂觀的港股互聯網,特別估值,高科技制造業。雖然美國加息尚未結束,但隨著經濟周期的擴大,企業盈利將逐月改善,外資的預期也很低,我們不認為加息會進一步打壓港股,在第三季開始,港股可能已經上揚。
國信證券指出,中國特殊估值,低估值仍然是全球市場的主導風格,香港特殊估值比 a 股估值更低,股息收益率更高。恒生科技(Hang Seng Technology)新的汽車制造力量目前代表著增長型股票,而大型互聯網公司正在多個領域提高股本回報率,盡管市場已經上調了對它們的股本回報率預測,但它仍可能低估了該公司2024年和2025年的盈利能力。
此外,高科技制造業,除了新能源汽車,還有軍事、通訊、家用電器、半導體。數據顯示,它們的商業周期有所改善,估值較低,上遊成本較低,因此盈利能力將顯著提高。
國信證券認為,大消費的複蘇將逐步實現。目前大消費的估值優勢還不夠顯著,估計年內晚些時候可能會有所改善。相比較而言,社會服務增速更高,可優先考慮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紡織服裝、商業零售、美容保健,個股層面可挖掘機會。
中金公司可以預計,今年下半年,港股市場經濟有望能夠實現企業一定程度上的“均值進行回歸”,但在學生真正需求增長“抓手”出現前,可能是在相對低水平上的均衡。整體上,中金公司發展預計MSCI中國和恒生指數在當前教育水平有10-15%的上漲以及空間,主要學習動力來自7%的盈利能力貢獻和2-8%的估值修複。建議通過集中管理方式。
增長股,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強勁盈利增長潛力的公司的股票。這類股票往往來自於快速發展的行業或擁有創新商業模式的公司。投資者選擇增長股,是期望公司未來能夠實現顯著的盈利增長,從而推動股價上漲。增長股的特點包括:
1. 高盈利增長:公司預期未來幾年的盈利增長速度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2. 高市盈率:由於市場對其增長潛力的預期,增長股通常具有較高的市盈率。
3. 行業領導者:很多增長股來自於行業內的領頭羊企業,它們在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
4. 研發投入:增長股公司往往在研發上投入較多,以保持其技術領先或市場競爭力。
5. 市場擴張:增長股公司可能會通過市場擴張或新產品推出來實現增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