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廣州首飛 未來三年或迎來爆發

  • Ariel
  • |
  • 2021/09/14
  • |
  • 34
  • |
  • 金融

作者 | 文靜

184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在廣州成功試飛

載人飛行器座艙外觀設計類似於直升機座艙

指揮調度中心可遠程實現與飛行器的機載軟件實時數據傳輸與交互

1月初的CES上展示的「電動飛行出租車」的座艙

7f025e27ca0b47fa4d08a0f220afc121

人類總希望能像小鳥一樣在高空中自由飛翔,也正因為此,萊特兄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然而,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全球航空業已高度成熟,飛機成為不少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對於眾多航空迷來說,對「飛行夢」的追逐才是剛剛開始,也許他們的「終極目標」就像科幻電影中——任何人只要進入飛行器中,就能在地上馳騁、天上遨遊——至少能避開當前擁堵的城市交通。

隨着國內科技創新企業的崛起、智能製造的發展,這場「飛行夢」不乏國人的身影。日前,位於廣州世界大觀的億航智能團隊旗下的億航184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在廣州成功試飛。與其他國家和地區試飛的載人飛行產品不同,這款184飛行器是採用無人駕駛技術,配合後台調度系統——只要你懂得使用手機,進入飛行器就能順利飛起來。早前,德國一家科創團隊亦試飛了一台「無人飛行出租車」。

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被科技界認為是未來出行的交通方式之一,然而,要真正實現市場量產卻要通過重重「大考」,比如能否獲得適航許可證、基礎配套設施充電樁等。但無論怎樣,億航184的成功試飛,標誌着人類向低空飛行夢又邁進了一步。

中樞中心時刻on line

廣州可遙控倫敦飛行器

與以往的載人飛行器不同,這台億航184是採用無人駕駛的模式。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將「無人駕駛」這一概念應用於載人飛行器上仍屬為數不多。簡單來說,乘客進入飛行器系好安全帶後,只需要簡單地通過座艙內的平板電腦進行A地到B地的路線設定,飛行器就能自動根據預設好的路線起飛然後抵達。過程無需乘客進行任何駕駛操控,因為飛行調度中心會對整個飛行過程監控和管理。「只要懂得用智能手機的人,就會『開』這台飛行器。」億航智能創始人兼CEO胡華智表示。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台億航184載人飛行器座艙外觀設計類似於直升機座艙,艙門是「歐翼門」設計,艙門打開後,乘客進入座艙需要點技巧——首先乘客要彎着背,一隻腳先進入艙內,之後「翻身」坐進裏面。剛開始有點「彆扭」,但是熟練之後問題應該不大。當天現場測試的機型是單座機型,試乘者們進入座艙後表示裏面十分「舒適」。

除了試飛演示外,在場媒體還參觀了這台184「身後」的大腦——指揮調度中心。在這龐大的指揮調度中心中,技術人員能透過螢幕在場外的飛行器進行全程監視控制,「通過這裏,我們在廣州就能控制遠在倫敦的載人飛行器」,億航智能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營銷官熊逸放告訴記者。而且,通過高速通信網絡,指揮調度中心可遠程實現與飛行器的機載軟件實時數據傳輸與交互,「目前是利用4G網絡,等到5G網絡商用時,數據的交互將會更快」。

調度中心還肩負兩大重任——控制和預警。萬一飛行器在空中突然出現問題,調度中心將馬上採取適當安全措施,進行遠程控制,使其降落至安全地點。事實上,億航184飛行器在「投放」到某個城市前,團隊會先為用戶設置好起降點。用戶只需點擊飛行器上平板電腦的地圖上已固定好起降點,這樣飛行器就會「全自動」帶着乘客順利到達目的地,胡華智如此表示。

空中運行保障靠「大腦」

電池續航性成焦點

據了解,目前全球輕型載人飛行器主要採用5種平台類型,其中包括雙涵道、多涵道、多旋翼、固定翼、複合型。其中,億航184及早前已完成全球首個載人試飛的德國Volocopter等都屬於多旋翼,其中184飛行器是4支機臂,採用共軸雙槳式設計,共有8支螺旋槳。而E-volo則是採用內外兩圈蛛網式的結構,共18個螺旋槳,同樣是採用純電動。

早兩年,有業界便質疑多旋翼是否存在載人能力。不過,這次184的載人試飛似乎已作出了明確的回應。胡華智表示,這款飛行器通過Fail-Safe系統對多個螺旋槳進行複雜備份,該備份系統讓飛行器在天上飛時,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和問題,都能讓它在空中「停留」,並將人帶到安全的地方。「起飛前,飛行器先會過自身『大腦』判斷飛行器的電量、天氣情況等,同時系統會把整個起飛前的操作反饋到調度中心,中心會先進行審核,當操作、機身設備、航路是否通暢等一切都OK,飛行器才會起飛。」

據了解,Fail-Safe系統是廣州本地團隊自主研發的,利用這個系統及飛行指揮中心的低空通信系統,來確保飛行器在空中的飛行安全。

航空專家表示,考量飛行器技術的安全性需綜合多方面因素。首先,目前電機技術已非常成熟;其次,多旋翼飛行器的安全性還應該包括是否有相應的安全應急方案等考量。

據了解,這款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是採用垂直起降方式與倒U形自動駕駛飛行航線,外加其可摺疊式機身設計。從目前團隊提供的數據顯示,飛行器的續航時間在25分鐘左右,飛行速度100公里/小時。而飛行器充電的方式也十分簡單,據介紹,標準充電時間為1小時,「我們未來將在起降點建立充電系統,大家在起降點就能幫飛行器充電」。

電池的續航和安全性也是飛行安全的重要保證。「184飛行器的電池是採用疊片式鋰電池,是專門提供動力的電池,該電池比傳統電動汽車的單片電池功率要大。我們只有96節電池,疊片成8個電池包供電,即便只有一個電池包供電飛行器也能正常飛行。」胡華智介紹,飛行過程是8個電池包同時作用,假如飛行中電池突然發生故障,其內部的控制系統會預先探測溫度等,發現電池出現異常,就會對它進行邏輯處理,「預先介入才是保證空中安全所必要的」。

另外,還有兩大措施來保證其後台「大腦」的網絡安全,其一網絡線路是由全球不同的合作運營商提供的專門「通道」;其二,億航的通信協議是非開放式協議,並且做了網絡安全的加密。

技術人員表示,飛行器續航距離大概40公里,聽起來距離有點短,但不同於地面交通,飛行器是點對點的飛行,從直線距離而言已是當前較為理想的距離,這個距離已能從廣州飛到東莞、佛山等城市。

挑戰:夢想or現實?

2013年初,胡華智就帶領着團隊開始投身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的技術開發。經歷了5年時間,184首次載人試飛成功,是否就離市場量產不遠?他表示,我們爭取今年試運行。

那麼,夢想真正照進現實時,尤其是對於航空業來說,還要經歷怎樣的「歷練」?「即使自動飛行器在技術上沒有問題,但要實現空中飛行就必須越過重重門檻」,航空業人士告訴記者。首先,要實現空中飛行必須「通過」民航機構嚴格的監管制度。作為飛行器的安全保障,適航審定是重中之重。任何廠家生產的任何型號飛機,唯有取得適航當局頒發的適航證,並經過運行合格審定或補充審定才能投入運營。而且,飛機製造商的新機型要在全球市場上投放,除了要得到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國航空管理局(FAA)的適航證外,還需要獲得進口國家相關監管部門的證明。

「目前團隊正積極和中國民航局合作制訂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這一創新產品相關的適航標準,以推動行業政策和標準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熊逸放表示,同時,團隊與新加坡、杜拜、新西蘭等地方的空管部門有合作。另外,億航智能在去年通過了AS9100C國際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這是對生產、研發、售後、質量、流程管控的認證。

中國航空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王亞男建議,科技企業與相關部門合作,辟出指定的航路,機場至城市的某個區域,避開有建築物和人居住的地方,在這些指定的航路上使用飛行器,從而提升交通出行的便捷。「可以預期,未來人類交通從平面化到立體化是必然之路,利用地面上100米~200米的空域來緩解城市交通擁擠是完全有可能的。」

對於未來應用場景的藍圖,這種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除了作為短途點對點的低空交通工具緩解擁擠的城市交通,打造智慧交通外,還會用於醫療、物流、零售、旅遊等場景。據團隊透露,未來飛行器會在景區、古城觀光等旅遊觀光項目上投放使用。「未來我們的客戶可能在2B和2C市場同時展開,而隨着市場的發展,我們會將價格做到大多數人都買得起。」胡華智表示。

「這類低空飛行的產品只要解決了安全性、舒適性和合法性,在旅遊行業會有一定的前景。」佛山市美的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雲表示,一些景區早前曾推出過直升機和熱氣球等項目,舒適性一般,因此這類新型的飛行產品若要推出市場,就要提升舒適性和安全性。

風投加速佈局「空中飛行」概念

說到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不得不提到的是「飛行汽車」。其實,利用飛行器或是飛行汽車在城市中低空通勤的概念,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一些汽車企業或科學團隊就已開始計劃和投入研發。目前,尚未有一台「載人」飛行汽車正式在市場上量產並投入使用。不過,在近幾年,載人飛行器或者飛行汽車的概念,獲得各國投資機構的「青睞」,其中不乏中國企業。2017年12月,根據外媒體報道,我國汽車企業吉利正式收購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這家成立於2006年的美國飛行汽車公司,2013年,這家公司發佈了TF-X概念車,能垂直起降,搭載混合動力系統,飛行速度達到322km/h,續航里程超過800km。有傳聞,它將是未來吉利即將投產的「飛行汽車」的原型。一名汽車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國內車企投資創新企業,更多是看作對未來技術的「儲備」,有點是「趁價格低先入手」。

看中這一市場的中國企業不單是吉利,還有國內互聯網巨頭之一的騰訊。在2017年9月初,路透社有消息顯示,研製電動「飛行的士」的德國初創公司Lillium已完成新一輪9000萬美元融資,牽頭注資的是騰訊控股。早在2015年,億航宣佈獲得B輪融資。

近日,全球打車應用企業優步就決定與貝爾直升機聯手合作,在2025年推出全美首個「空中的士」服務。達信公司商務直升機執行副總裁穆雷指出,貝爾直升機公司將與優步聯手,首批「空中計程車」將在下個10年中期出現。該公司在今年1月初的CES上就展示了一款「電動飛行出租車」的座艙,這輛未來感十足的「飛行出租車」更像一個空中的移動辦公室。預計這台「飛行出租車」將在2020年完成驗證飛行和取證工作,並進行小規模生產。

一方面是投資業界的看好、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嘗試。另一方面,長久以來該領域存在一定爭議,除了上文提及的將這類無人駕駛飛行器整合到公共空域,監管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外,還有,例如基礎設施充電樁的配套,怎樣追蹤和控制無數的無人駕駛飛行器……

作為中國飛行領域的探索者之一,胡華智充滿信心地表示,也正因為有爭議,所以要更努力,「預期在未來三年內,這個市場會迎來爆發」。根據億航的時間表,最快在今年夏季,184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的商用版本參數、價格以及未來的應用場景將對外公佈。

近日,被稱為科技「怪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Space X火箭項目「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終於順利升空,並且將旗下的特斯拉送上太空。馬斯克從計劃製造火箭到項目成功也整整經歷了17年的時間。雖然,距離將數百萬人「運進」太空生活有一段非常漫長的時間,但是至少距離馬斯克自己的「鋼鐵俠」夢又近了一步。

實現人類低空「飛行夢」確實需要時間和耐心,但我們相信,未來可期。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廣州首飛 未來三年或迎來爆發


本文來源: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948318.html

index-icon1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