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面向未来’的银行,一眼看穿

  • Aimee
  • |
  • 2021/09/14
  • |
  • 78
  • |
  • 綜合

注:本文是经有时光投研公众号授权转发的第二篇关于银行行业研究的文章,内容很深,对银行股有兴趣的欢迎仔细研读一下。


 将银行分成‘未来的’与‘过去的’便于投资者直观认识彼此价值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是经营环境的变迁。



01


银行商业模式速写


探索之前,先花一分钟为新手解读银行的商业模式。


银行这门生意说难不难。一路细究,又发现极不简单。无论银行本身传统或新潮、保守或激进,都必须接受一个简单公式的约束:


银行利润=规模*利差+中收-信用成本-经营费用。


规模是什么?简单说,是银行表报中生息资产的数值。银行经营的货物非常特殊,如果将银行理解为批发市场的经销商,那么,它批发出售的商品,就是金钱。生息资产规模,算是银行一年忙活下来批发货物的总值。如下图,平安银行2017年批发的货物是31200亿元。


谁是‘面向未来’的银行,一眼看穿


利差是什么?


理解利差之前,先理解‘生息负债’。我们已经知道,银行是‘批发出售金钱’的商家,这些金钱从哪里来?形象点说,银行从哪里进货?货物来源就是负债。负债来源有几方面,一是吸收存款,二是同业存单(从‘同业’手里拿货),三是同业业务及其它(同业存单之外拆借),四是找央行借款(平安银行此项列入了其它)


所谓利差,就是银行在‘金钱货物’进货价的基础上,批发出售赚取的差价。我们看以看到,平安银行2017年进货成本价是2.55%(每100元银行付2.55利息),批发出售的终端价是4.75%(每100元银行赚4.75元收入),所以平安银行2017年利差是2.20%(每出售100元‘货物’能创造2.2元收益)。


了解了规模与利差,再看看中收。


从银行利润表看,利差赚取的收益称做‘利息净收入’,利差收入之外的所有其它收入,可称之为非息收入。这就是‘中收’,泛指利息收入外的其它所有收入。注意看被红线圈住的数据,银行中收主要项目是手续费佣金收入。其它投资及零碎收入占比非常低,持续性不可预料,因此忽视即可。


3b9c8788505ed4b2415fff295a729992


手续费佣金收入又是什么鬼?见下图明细。一句话概括,就是‘雁过拔毛’。客户与客户的钱只要经过银行,享受银行服务,银行就能从中赚取服务费与手续费。从个人客户角度形象点说,无论刷卡(信用或借记卡)、买保险、买理财、信托、甚至其它服务,银行都能赚取手续费。


220bd8a71909a5cf2d3da0581c584f66


据根公式我们知道,银行收入完全取决于‘规模*利差+中收’,银行的成本,则分别是信用成本与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很好理解,毕竟做什么生意都会产生开支。


至于‘信用成本’,形象点说,就是银行在赚取‘利差’收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风险银行向客户批发售出的‘金钱’,并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银行也并不是钱的主人,而是用更低成本向储户们借得。贷款客户用完之后还不起,银行收不回钱,就只能拿真正属于自己的钱还给储户。整个过程中实际损失的钱,就是‘信用成本’。


请务必记住公式,并理解公式每个指标包含的意义。就算您第一次投资银行,知道以上内容,就意味着,您对银行的盈利模式已有了深刻理解。



02


银行业当前主要问题



  银行业中短期经营形式非常严峻,这是行业当前整体估值偏低的重要因素。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利率市场化对负债端形成剧烈冲击(具体的现实意义是,银行忽然发现,如今找储户借钱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第二,上轮经济周期中,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扩张,导致了触目惊心的对公资产坏帐,极大提升了信用成本(政府大搞产能扩张,号召银行多放贷款支持,结果很多企业破产了,银行借出的钱很多都收不回来,只能自己买单,某些银行直到现在还未付清账单)


第三,资管新规对银行造成了中短期经营的不确定性(政府认为银行继续延用过去那套资管规则,不利于监管部门控制总体风险,因此设计出新规则。银行需要时间适应新规则,旧规则下的业务中短期内也会受到影响)


第四、经济去杠杆的大环境,很可能引发新一轮对公资产风险暴露周期(去杠杆,一定会搞死好些高杠杆经营的企业,最终买单的还是银行。四万亿投资扩张带来的毒害尚未理清完毕,新的大山已然压来。这些年来对公银行混得可真惨呀!


分析以上问题可以发现:资管新规是中短期压力,长期是利好(监管在帮助银行消除长期经营风险),不足虑。对公坏账形势虽严峻,但假以时日,还是可以出清。真正的核心矛盾,是市场利率化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形成了冲击。以低成本负债为利基,所支撑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然难以为继相关内容本人在《优秀股份行仍是银行投资第一选择》一文有涉及,同学有兴趣可以翻一翻。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以前‘利差’,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或银行间形成利益同盟关系,进行严格控制。在利息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银行通过规模扩张来获取收益。这是工业化时代银行体系的主要利基


到了信息化时代,储户们忽然发现,原来将钱存在银行,收益明显覆盖不了通货膨胀对本金的蚕食。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率不但比银行定期利率更高,而且还有活期存款的流动性(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于是聪明的储户们就将银行里的存款取出来买货基去了(过程也非常便利)。


这样一来,银行就得不到低成本存款,没有存款就无法扩张。有扩张冲动的银行只能提升存款定价,去市场上‘进货’。如此一来,就会整体推高了行业负债成本银行‘进货价’提升已是大势所趋,工业化时代的银行客群们却接受不了更高的‘售价’。由此,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就面临了严峻的冲击。


所以,银行真正的问题是,在时代变迁的关键时点,怎么去适应未来的经营环境。这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



03


出路何在


在新环境下,仍然以传统利基为生银行们,已然不存在长期投资价值(商业模式都快不成立了,坏帐问题算什么?)。本文目的,是找出‘未来的银行’。在特殊的经营环境下,‘未来的银行’估值同样跌至历史低点。倘若能找到它们,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将会是极好的投资机会


《一文看懂股份行负债端》一文,探讨了股份行负债端面临的重重压力。详尽的数字,基本印证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存款成本提升是大势所趋,‘拉低价存款、赚利差’的商业模式走到了尽头(已无法再支撑新的规模扩张)。按照银行利润公式(利润=规模*利差+中收-信用成本-经营费用),股份行未来的出路只能是:


1、提升风险偏好,以资产端的高定价,容忍负债端的高成本(前些天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通过提升资产周转速度,增加存款资源的获利能力)。


2、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打造产品服务闭环,沉淀低成本负债。缓解负债成本上升压力。


3、创造非息收入(不考虑占比非常低、持续性难以预测的投资收益)。


4、必须抑制信用成本的上升。


5、通过经营模式的调整,优化经营费用(金融科技提效降费、利用互联网获客),弥补存款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所谓面向未来的银行,必须明显具备以上某些特征(能力或潜力)。



04


发力零售资产端



上文提及的出路,看上去不难。做起来,很难!


银行生意不同于杂货铺,不是进货成本提高,简单提高售价就能了事。银行经营风险,提高贷款定价,往往意味着信用成本的提升。优质对公客户资手段越来越丰富,巴结还来不及,银行哪有提价勇气?这类核心客户是低成本负债、和诱人中收的来源,是要去抢的。对差资质客户,提升定价是容易,可银行具备相应的风控能力吗?


行业过去的经营数据表现,足以表明靠提升对公资产定价去维持、或抬高利差的扩张方式不可取。因为找不到恰当手段保持信用成本的稳定。对公业务与经济环境波动密切相关,银行没办法、也不可能准确判断经济周期。如果有,银行也早就不是所谓‘周期股’了。


关于第1点,提升资产定价,覆盖高存款成本的方式,只对零售有效


零售资产端定价向来较对公高,但多数银行普遍缺乏动力去精耕零售客群。主要原因是零售业务金额普遍小、地域分布广泛,相对低息较的对公业务,银行经营成本实在太高。资产定价虽然高,但经营成本也高。是非常辛苦的血汗钱。有轻松的钱可以赚(对公),银行为什么要去做零售?


以前没动能。现在存款成本不断上升,没动能也得有动能。更何况,新技术的出现,令经营环境大幅改善。因此零售终于成为银行眼里的一片诱人蓝海。


什么新技术?


1、大数据。大数据可以帮助银行对客户形成更精准的认识与判断。很多时候,风险产生于客户信息的单薄。对客户认识越清晰,经营策略就能越有针对性,风险越可控。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也可以通过对客户差异化定价,进一步提升利息收入,同时降低信用成本。


2、AI、科技应用(主要是身份识别技术)、互联网技术。金融科技的应用、以及击破时空的互联网,能大大提升银行服务零售客户的效率,降低获客成本。如此一来,面对零售所谓的高定价,银行才有去赚取的现实意义。


第一个结论是:


银行资产端的解药是发展零售资产。而零售依托的则是互网联技术、大数据、AI、以及身份识别技术为主的科技应用(主要用于防欺诈)。关于很火的区块链,我还没整明白,先闭嘴好了。


所以,如果一家银行说要搞零售,那么,我们就必须关注它有无搞零售的前提条件(金融科技能力)。没这条件,零售转型注定难成气候(只能是随行业大流的副业,不应有过高预期)。


为什么?


首先,金融科技乃是影响银行经营客户成本与效率的决定性因子。成本与效率,又是零售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成本决定收益,效率决定体验如果维持相同体验的前提是付出更多成本。这生意就没法做了(关于金融科技如何降低经营成本、及如何提升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理解起来很简单,简单粗暴的看支付宝、微信就明白了。微信经营成本低不低?客户下个APP就可以服务和使用了。购买什么产品,在APP上点点手指就搞定,效率高不高?体验好不好?)。


其次,金融科技涉及对客户的风险认识。数据与信息不完善,就不存在精准定价的空间。也意味着缺乏差异化经营基础,获利空间存在劣势(这方面主要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风险模型。有人说资产端基本是同质化,没错,在客户眼里是同质化。因为客户只看贷款产品的金额、利率与放贷速度。但对经营者来说,表面同质化的背后,需要差异化实力)。


成本更高、体验更差、收益却更小。这就是有无金融科技支撑的核心差别零售的游戏规则这里不展开。我们只需要知道,零售近乎是一个规模为王、赢家通吃的游戏。胜利者不会多数。失败者,只能注定平庸。


因此,面向未来的银行,第一个重要特征是:零售业务强、或者有变强的潜力与条件(别的先不用管,有无条件直接看金融科技能力吧)。


当然,除了零售,银行还可以在资产端找找别的方法。比如说提升资产周转率,以同样的存款资源获取更多的收益(兴业银行可能是这个思路)。


有些新手可能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解释一下:


我们假设存款是可供出售的货物,成本是3元,然后以房贷的形式向客户出售,定价是4元。一家银行拿成本为3元的存款,以4元的定价出售给某位房贷客户。之后,银行又将与房贷客户签订的合同,假设以3.7元的价格卖给某交易对手。这样一来,银行不但很快拿回了3元的存款,还赚了一笔。拿回的3元存款,又可以借给其它客户。一笔存款多次使用,这就是所谓提升资产周转率


可见,存款成本在上升,但想办法、有能力,转嫁成本的方法也不少。



05


未来银行的中收特征



除提升资产定价与资产周转率外,还能做什么摆脱负债端成本上升的压力?看利润公式利润=规模*利差+中收-信用成本-经营费用,答案一目了然:


创造中收呀!


向同一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创造更多手续费佣金收入,实质上是不是也分摊了存款成本


无论对公、零售,客户需求永远都是多元的。银行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越多、提供的服务越多、创造的价值越高,得到的收益就越多。所以,未来银行能否继续成长的关键之二,看非息收入潜力


非息收入能力(或潜力)如何,主要取决于两点。


1、客户基数大不大?质量好不好?未来增长的潜力如何?简单说,客户基数与增速,决定了中收成长的天花板与发展趋势。


2、银行服务客户的能力强不强?银行能力越强,客户选择银行的服务越多,银行对客户的粘性就越大,同业转化客户需付出的成本越高。银行通过精耕,能获取的收益自然也越理想。


要判断一家银行未来的中收能力(或潜力),结合以上两点,基本能形成直观认知。


当然,中收也分对公与零售。我们先分析零售中收。


简单说,零售业务中收潜力就看几个指标。结合AUM(个人客户资产管理规模)、存量客户基数每年获客数量(以及AUM增速),基本能判断客群质量,以及未来中收的走向。人均AUM能说明客户质量,客户基数与新客增速(以及AUM增速),可以说明业务发展趋势。这几个指标表现理想,未来零售中收可期。


银行零售业务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其实很直观,因为我们本身就是银行客户。AUM规模大、客户基数大、新客(以及AUM)增长快,说明钱多、人多。有客户、有钱,那么就有资产管理的需求。银行通过强化经营能力,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如基金、信托、保险等(包含信用卡),满足客户需求。手续费自然就到手了。


大家参考下招商银行零售中收项目吧(下图)。


a5d7e579629d6447bbef28c23c3dc5a5

8d8553e55f1adc73c567bc2d1fbd6539


从上图看,基本可以证实零售中收基础与潜力决取于客户与AUM基数、以及增速。基数反应当前能力与潜力,增速代表未来趋势


关于股份行零售中收能力与潜力,做个表,大家直观认识下吧:



0c918815bc150002811a21e762c38fee


以上表格能看出什么内容?先具体到个体谈一谈。


招商银行客户基数优势明显。由于私人银行经营得当,客群质量远优于同业(以人均AUM为判断指标)。但因为2017年增量客户达不到存量客户的质量标准,人均AUM有所下降。存量AUM数据的庞大,说明招行财富管理能力极强。但由于庞大体格,继续快速增长的动能不足(2017年AUM增速在同业中较低)。从AUM增速来看,未来中收预期应当是平稳增长(记住:如果经营环境不大幅变化,保持优秀将会是一种惯性)。


平安银行:存量AUM基础最差,人均AUM非常低,反应出财富管理能力在同业中较弱。但客户基数理想。同时2017年获客增速与AUM增速最快。AUM增量甚至超过体格明显更大的同业对手,仅次于招商银行。数据基本反应出公司发展的趋势、与未来中收的潜力。


浦发银行与民生银行:从获客看,两家银行表现都很差。浦发未公布AUM数据。仅仅看获客数据,我不太相信两家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能有多大成就。能力与潜力相对来说比较平庸。注意到民生银行人均AUM数据较为理想,相信以精耕小微客群有关。说明客户质量不错。除此之外,好像没什么可说了。


兴业银行获客较快,但AUM增长明显不及获客增速。总体而言是较中等稍好的状况。至于中信银行,情况比较均衡,算是不容忽视的零售玩家。


具体到行业:以上数据说明,股份行在零售方面都有将中收进一步做实的基础与空间(无论客户数量与AUM规模,都在惯性增长尽管短期面临监管新规的负面影响,但长期而言,对缓解股份行成长性困境是积极因素


结合行业状况与个体表现,我的个人结论是:


1、从未来成长性潜力考虑,平安银行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明显优于大市的数据反应出经营趋势明显更优,说明在零售转型的整体战略下,已经见到了较同业更明显的成果。尽管基础较差,但较差的基础已经反应在报表之中了。如果投资风格倾向于成长性,那么零售中收方面平安银行无疑是首选。


2、从发展稳定性考虑,招行具有明显的存量优势。从以上数据分析,零售中收方面招行具备的能力无疑是当下最强。尽管成长速度稍慢,但与同业匀速相比差距较小。如果投资风格倾向于保守与确定性,招商银行值得考虑。优秀常常是一种惯性,较大的AUM规模应该可以让招行在未来的资产管理方面保持特殊的竞争优势。募集资金的难度肯定会比同业低,容易建立产品优势。中收产生的收益,又能让招行更容易招募与维持优秀的经营团队,如此一来,未来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继续保持稳定竞争优势可以预期(前提是经营环境不会发生剧烈改变)。


3、其它股份行各有特色,中信银行基础相对更好。但无论那家股份行,在这一块不存在减分因子。也说明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是银行业应对市场利率化冲击的有力武器。中长期还需要继续保持观察。


4、另外之前提到了经营环境是否会发生剧烈改变的情况。如果经营环境不确定,我个人认为发展更快的银行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在经营环境变迁的前提下,发展更快的银行更有机会逆袭


关于零售中收未来趋势,我的个人看法大体如上,仅您参考。


中收当然不仅仅是零售,还有对公。在考察对公中收指标时,应该看什么?对我个人而言,对公视角相对贫乏。但原理应该差不多:首先要有客户,其次客户要有钱和业务需求,然后银行要有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与零售简单明了的保险、理财服务与信用卡相比,对公客户的需求会很不同。我们从招行年报中看看对公客户的需求大体是什么。



7272442838b1a507cb307eb5c950fc39

d02c1e84a9a5c5703b8c1a69545176bc

d645f471d8cde4e331c9d4cef6da3690

c2619290888a62dbaa77c066c297db2b

e16d4ca3cf87320f018c8dfdf764aab6


结合以上描述,再看看招行非息收入结构,看来对公客户需求大体是融资、结算、理财与现金管现之类。另外,我们注意到对公业务除了企业客户,还有同业客户、金融客户。这里我们只考虑企业客户。


97acc551fe6fe42580dc9f53cdde4796


看了这么多张图,到底对公中收应该看什么呢?我想来想去,认为一个指标比较能体现一家企业对公能力的强弱(个人推论,仅供参考)。


我们可以通过看一家银行对公存款的定价,判断它对公真实能力的强弱对公存款定价越低、活期占比越高,就说明一家银行对公能力越强。能力越强,满足对公客户需求赚取的手续费自然越多(用这个逻辑来判断现状,隐含前提是:假设优秀公司在未来会保持它的优秀惯性)。


这逻辑或结论可能很奇怪,但它的确是有迹可循。且听我慢慢道来。


对公业务与零售业务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会派生大量存款。零售业务却不容易。


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所有业务中,结算是银行的基本职能。但企业客户与零售客户的基本需求却截然不同。零售客户的需求,围绕着‘储蓄、理财、消费’。赚到钱要么存起来、要么理财获取更多收益,但赚钱与理财的根本目的,是消费。


企业则不同。企业的本能是为了生产经营、与进一步发展、扩张。收到的钱(包含经营性资金与融资得到的资金),大多数还是要继续投入到内部的生产运营、与供应商交易、以及做维持或加强竞争力的投资活动。所以现金管理(包含理财)、投资、融资、结算,是企业客户对银行基础层面的需求


个人的钱,花掉就没了。拿去理财,同样也会消灭存款。因此能派生的负债相对来说是较少的。


企业的钱,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大多数会在银行体系保持流动状态(从公司A流动到公司B,又从公司C回流公司A之类)。考虑到企业对利润的本能追求,客户对财务费用非常敏感。既然这样,一家企业为什么愿意将资金放在一家存款定价较低的银行(甚至活期),而不是定价更高的银行?


我想道理很简单、也很明显:因为这家银行能好满足企业客户的其它需求。通过提供附加的便利性与相关服务,产生的价值要高出存款定价较低的损失又或者,某些企业为了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选择将资金帐户放在这家银行会是最优的选择。银行借此,又沉淀出大量活期存款


这大概就是某家银行对公存款定价较同业明显更低的原因,也应当是真正经营客户的能力。


所以,我个人看法是:如果一家银行说自己对公很强,可公存款成本却不低,那么它很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强。因为’对公规模大‘与’对公能力强‘,两者之间不应该划上等号


一家银行对公能力真正的强,就必然更具备客户粘性,也更具备做中收业务的能力(逻辑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差异化能力更强,否则客户为什么离不开它呢?如果这方面能力能保持下去(优秀维持优秀,比差生变优秀的概率大得多),未来当然值得好看。


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对公真正强的银行,也可以沉淀许多低成本负债(活期存款才是一家银行的核心负债,也是粘性最强的刚性负债)如此一来,存款定价提高的困境是不是可以缓解呢?


回到计算银行利润的公式,我们知道未来银行竞争分化的几个点:


1、资产端是否具备提升定价的能力。


2、创造中收的能力与潜力。


3、负债端找核心低成本存款的能力


对公强,虽不能促进资产端的定价。但可以在创造对公中收、与沉淀低成本存款两方面,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对公’真正的强‘,会是未来银行非常重要的特征


这里也做个表,让我们看看对公能力究竟谁家强。


258eba6d7a3f8aaefbadc18e15692218


部分银行统计口径不太相同(数据摘自表报并通过手工计算得出,供仅参考)。如平安银行,存款类别更细致,主要多出了保证金存款。不知道此项目在其它银行表报中是否算成对公存款。如是,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存贷比数据就有较大误差。同时,活期存款占比数据会进一步下降。


14ebf5da0086fb5c84fc94ac8e414e5e


前表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如展开讨论,能挖掘出许多有趣的信息。但本文仅仅讨论对公业务谁家强。因此不进一步展开。


判断谁家对公能力强的根据是:


1、结合2016、2017两年对公存款定价来看(越低越好)。招行最优,浦发、中信次优(其它就不看了)。从细节看,虽然央行降息一次,招行对公存款定价却较2016年更高。反应出股份行负债端普遍面临定价上浮的压力。中信与浦发对公存款定价下降,与此同时,均存在定期存款流失现象。


2、结合两年数据,看核心存款、也就是粘性最高的活期存款占比。招行同样最优。中信与浦发在定期存款流失、活期存款增长的状况下(注意,两家银行2017年活期存款定价较2016年有更明显的提升),活期存款占比有所提高,但相对招行仍有差距。


3、注意看存贷比数据(即存款数额除以贷款数额的比值)。这个指标意义是什么呢?与活期存款占比一样,它能反应出对公存款的含金量。我们知道,对公贷款是可以派生存款的。等同对公存款数额下,‘存款比’却更低,说明一家银行用更少的对公贷款,产生了同样数量的存款,含金量自然更高。从表格可以发现,相对中信与浦发,招行对公业务存贷比同样最低。


有多个数据印证,不难得出结论:现阶段对公最强的是招商银行(毋庸置疑)。浦发看起来不错,但结合3个指标,真实水平可能跟中信半斤八两吧。


从以上论证,可以简单粗暴衍生另一个结论:对公中收能力,招行理所当然也是最强吧?否则,对公客户凭什么赋予它低成本负债优势?、


而从对公能力推导对公中收能力,是以上详细论证的主要目的


有经验的投资者常常会相信一个假设:经营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优秀者持续保持优秀是一种经营惯性。在对公中收方面,个人判断招行较同业竞争对手,将会持续保持相对优势。浦发与中信是老牌对公银行,底蕴犹在。至于兴业,它情况相对而言更特殊(存贷业务占比明显更低、以同业为经营特色),中收能力方面大概需要单独讨论。



06


风控与费控


未来银行除了以上特征,在风控(信用成本控制)与费控方面(经营成本控制),当然也大有文章可做。考虑到文章篇幅,就不具体展开了。


主要思路如下。


风控方面零售资产端必须考量金融科技实力。对公资产端主要考量存量包袱,即对公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基本逻辑是当前经营环境特殊,包袱越重,前行阻力越大。相关内容接下来我会在新文章中详细展开。从过去几年银行业的表现看,投资者必须理解一个事实:信用成本是最大的经营成本


费控方面市场利率化来了,存款成本的确提升了,但能不能利用金融科技,精简人力,除低总体经营成本?加强线上获客,同样是实现轻量化扩张的现实手段


线上获客方面,可以展开说一说。


简言之,谁家线上渠道更强,对降低总体经营成本就会更有利。在移动互联时代,直白说,线上渠道哪家强,看手机APP就对了。更直白一些,看手机APP用户跃活度。为什么呢?用户越活跃,说明APP竞争力越强。用户大概率会选择更有竞争力的APP。


从月活数据判断,股份行手机APP招商银行与平安银行最强。其它行还需要努力(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往往也意味着费用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降费目标,算是悖论)。


相关银行月度活跃用户数据如下图,大家参考下(招行、浦发,甚至其它银行,银行APP与信用卡APP独立运营,因此月度活跃用户数量更难判断。总体而言,比各自单独计量数据更高,考虑到重叠用户较多,比合并数量又要更低。比如说招行,两个APP月活数量之和达到了4700万,但真实的月度活活用户,应该是3000多万)。


d6e6b14205510d018a28f2644fb8e1db



以上内容、逻辑、与素材,供读者参考、指正。若有读者嫌不够详细之处,或其它疑问,可在文后留言,我会在今后的问题汇总贴中逐一解答。


到这里,各位读者也不妨思考一下,您投资的银行,具备多少未来银行的特征呢如果您需要直接结论,OK,请关注下篇文章,会有结论。我会将当前投资银行业的主要逻辑、线索、与论证数据,简单清晰呈现在读者眼前(为保证质量,速度可能有点慢,见谅



平安证券开户:

平安金管家注册:

开户流程



投资系列

2018年6月21日

一张表格读懂股份银行的价值

2018年4月16日

平安银行零售人才群像一二三

2018年1月22日

平安银行就褪去特区银行,成为全国银行,由浦发775亿大案联想到的

2017年12月15日

和畜牧业几个大学同学的一些闲聊

2017年11月20日

汽车金融领域,平

本文來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29656622&ver=953&signature=*738k1Bmnwx0N95ROs0zHTzlx4o0zwpNzQeYqCig20GUUiy*NKqNioXvQyh0DXWKM7jaQM8uezHrqHMTuhaODsXx6lH32jUDRNWgNYSK0vfF-fO2A9RGy-0pogye6FAF&new=1

index-icon1

推薦文章